人工智能入驻高校 边界在哪里

小王
预计阅读时长 4 分钟
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正文

上个学期,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发现大部分本科生已经使用人工智能来完成作业,而且完成效果更好。他问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学生的学习价值体现在哪里?李路明也同样问了自己:传授知识的老师在人工智能时代该如何找到自身的核心定位?

如今,快速迭代的人工智能正在赋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那么融合的边界在哪里?如何完成“融”与“合”的统一?8月底,一场由清华大学主办,牛津大学全球高教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等多所高校协办的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多所高校的教育工作者。

人工智能入驻高校 边界在哪里

重审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的价值、探讨人工智能对大学课程教学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考人工智能对人才培养思路的转变……一系列的核心问题在清华园交流、争论、碰撞。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特凡妮娅·贾尼尼在视频致辞中强调的:在人工智能拓展高等教育可能性的也需要厘清人工智能的边界,看到其对教育的深远影响。

一段学生与人工智能合作的模糊地带

人工智能入驻高校 边界在哪里

尽管人工智能早已融入学生的课堂、作业、生活,但借助人工智能完成学业的行为是否被允许?人工智能化的作业是否会被评优?这一系列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准确的回答。在香港教育大学助理教授骆嘉惠的观察里,“这背后藏着一种人工智能使用的负罪感”。

具体来说,骆嘉惠在学生作业中看到明显标注,即学生会注明该部分使用了人工智能工具,而另一部分则重点强调原创工作的内容。还有学生向骆嘉惠询问:“如果我使用了太多人工智能工具,那么相较于原创工作的人,我会不会处于劣势?”“如果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教授是否会怀疑我的思维缺乏独立性?”

骆嘉惠敏锐地捕捉到了学生普遍存在的担忧心理。骆嘉惠认为,高等教育系统需要构建学生与人工智能共同生活和学习的未来图景。一方面让学生看到人机协同工作的潜力,也要调整对原创性工作的评价方法。

法国索邦大学计算机科学家、哲学家让-加布里埃尔·加纳西亚给出的思考是:“作为教育者,我们的目标是使得学生在未来世界中扮演一个角色。”他认为,学生不仅是要成为人工智能产品的消费者、制造者,而是要成为能适应未来世界的公民。

从事人工智能工作长达45年,让-加布里埃尔·加纳西亚表示,技术更迭速度太快,教育者需要帮助人们在未来职业生涯之中扮演好角色。

“谈到最大的变化,我觉得未来要培养两种人才,一种是能够提出问题的人才,一种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才。”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看到教育赛道正在发生变化,由知识传授为先转变成连接开放、共享、个性、价值的教育。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东莞帅特防盗门售后电话24小时人工电话-《今日汇总》 华北防盗门防火门厂家排名第几
« 上一篇 09-15
重庆旺旺防盗门24小时服务电话号码《今日汇总》 进口防盗门高端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下一篇 » 09-15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5人围观

最近发表

动态快讯

标签列表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