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讨论灿若繁星的中华文明,G310、G215、G104,这三条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国道线远不足以举其大、及其深。但行路间,仍可见一幅恢弘壮美的历史画卷铺展开来——
良渚、二里头、殷墟,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秦月汉关人不见,莫高窟、榆林窟、龙门石窟的造像壁画历千年而不朽;从西安到玉门关,从杭州到泉州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相辉映,展现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今年7月至8月,解放日报“信仰之路Ⅱ·大国之道”报道组沿310、215、104三条国道路线,探寻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古人用脚步丈量的土地,正在今人脚下跑出新的速度与风景。
哪怕在几年前,63岁的黄晨也不会想到,自己从小生活的蟳埔村如今成为了全国各地游客来到泉州的旅游热门景点。
2023年春节前,演员赵丽颖一组簪花图在网上广为传播,打破了这座位于泉州湾入海口小渔村的平静。
走在蟳埔村的街头,随时可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身着“大裾衫”“阔脚裤”推着一推车海蛎的阿婆,和化着精致妆容准备去拍照的年轻女孩擦肩而过。当传统和潮流在这里交汇,当一个小渔村迅速向旅游业转型,当地人也在冲击中试图找到长红的密码,探寻出蟳埔的样板。
意外爆火的背后,藏着当地民俗文化的积淀和传承。2008年,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几年后,这座小渔村,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机会。
蟳埔村随处可见簪花的游客和摄影师。
爆红的簪花
2.43亿。
这是位于蟳埔村的两家银行2023年底的存款余额相比2022年增加的金额数。
与之相对,在这座小渔村里,往年全村做簪花生意的店铺只有五六家,现下已经迅速飙升至三百多家店铺。12家民宿应运而生,大大小小的餐饮店数量也扩张到了98家。
几年前的蟳埔村,做的还基本上都是海鲜生意。簪花围的火,将村民的谋生方式彻底改变了。
蟳埔村的村民世代靠海而生。在过去的年年岁岁里,蟳埔村男性从事海上运输,出海捕鱼;女性便卷起裤筒,出门赶海,捡拾海蛎、贝壳,每日挑着一担担海鲜到泉州各个市场摆摊。
村里的女性习惯将头发在脑后盘成海螺状,再穿上一支簪子,用时令的鲜花串成花环,绕着圆髻戴上,这就是蟳埔女的“簪花围”。平日里,她们只会簪上几朵,遇上重大的节日才会簪上更多圈,好似花园在头顶盛开。
这样别具特色的装扮,成了这个渔村独特的历史情感和记忆,蟳蜅女也和惠安女、湄洲女一同并称为福建三大渔女。
去年以前,黄晨的店铺里,偶有媒体和游客到访,想要探寻这里的非遗和海洋文化。但随着簪花围在网上爆火,全国各地的游客循着明星同款而来,越来越多的蟳埔村民嗅到文旅带来的红利,开始从海洋走向商场,他们把自家的房屋租给外地人经营,或是干脆自己开起店铺。
黄晨店铺所在的街道上,簪花店、民俗体验馆、研学社一家挨着一家,纷纷挂上明星网红同款簪花照招揽游客,竖起相似的打卡背景墙。
走在蟳埔村,哪怕在拐弯抹角的小巷,也能寻到簪花旅拍的店铺,在蟳埔别具特色的蚵壳厝前,处处都挤着摄影师和带着簪花游客的身影。最高峰时,这里客流量接近10万人次。
蟳埔村迅速抓住了这一波流量。去年,当地为突然到来的大量游客新建了两个停车场,又开通了免费巴士。原本的渔村海腥味飘散,为了让游客能长久驻足消费,不少村民开始自发清理打扫起门前屋后,维护好村容村貌。
但原本以渔业为主的传统小村庄面对流量蜂拥而至,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业态单一等短板也渐渐浮现。
走在小村里,蚵壳厝被淹没在不同时期建造的面貌相似的“现代”楼房里;除了拍照,精心打扮的游客们在这里找不到更多参观和消费的地方;遇上下雨,道路泥泞湿滑,飞驰而过的电瓶车溅起泥点立即染脏曳地长裙。
能接得住流量,又如何能接得稳?文旅的突然爆火,考验的是政府的精细化治理水平和长远谋篇布局的能力。今年1月,泉州丰泽区蟳埔民俗文化村保护提升指挥部应运而生。
丰泽区蟳埔民俗文化村保护提升指挥部工作人员黄燕鹏说,对于产业链的布局和业态的挖掘,已在蟳埔的初步规划里。蟳埔村即将拥有一个202亩的核心区,“一街两带三区”包括了一条蟳埔中路的国潮购物街和传统美食带、滨海观光带,从沿街还会分有簪花体验区、非遗民俗体验区、民俗文创区。
黄晨店铺里张贴的明码标价牌。
去年开始,当地政府就在蟳埔村加派交警、治安、城管、市场监管等多方的管理力量,不仅如此,还推动当地成立簪花围协会、旅拍协会和丰泽区餐饮协会蟳埔分会,共同打造诚信经营一条街。
为规范市场价格,这里每家店铺内都贴着商户公示牌。在黄晨的店铺里,除了张贴营业执照外,还有一块明码标价牌,每一个价格后,都清楚标明包含的服务内容,除此之外,诚信经营承诺书也贴在各家商铺里。
黄燕鹏说,这些下功夫改进的细节,就是希望游客在这里能够得到更好的体验感。
当传统和潮流碰撞
在店面外熙熙攘攘的游客衬托下,黄晨位于最里间的工作室,却显得过分安静了。
他的门店分成两部分:外面的梳妆间里,店里的工作人员5—10分钟就能为络绎不绝的顾客簪好花。大多数时候,黄晨就一个人安静地在最里端的工作间做衣裳,一件最基础的蟳埔传统服饰,通常需要花费他5个小时。
缝纫机边的墙上挂着各式各样的蟳埔女服饰,“讲述”了蟳埔村的变迁:这些简单宽松的大裾衫和宽筒裤便于妇女们在海滩上劳作和挑担。最初,妇女们辛勤劳作,这些衣服都以最素的蓝、青等纯色为主。改革开放后,随着生活条件逐渐好起来,衣服的面料上也开始出现缤纷的图案和花纹。
簪花围的火,或许有迹可循。实际上,在蟳埔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小渔村里,包括头戴的簪花围在内的蟳埔女服饰习俗已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蟳蜅女头上的簪花,某种程度上,也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留下的文化印记。泉州港北岸,宋元时期曾是众多商船的出发抵达的港口,繁忙的海外贸易,为泉州带来了素馨花、茉莉花等源自阿拉伯的花朵。在蟳埔村附近的云麓村,村民们世世代代种植花卉,至今还在为蟳埔村的女性们提供鲜花。在蟳埔村,每逢重要节日或是每有婚丧嫁娶,村民们都会给亲朋好友们送花,送的花越多,代表关系越是亲近。直到现在,村子里也依然有年长的女性保留着每日戴花的习惯。
村里部分年长女性依然保留每天戴花的习惯。
但在之前,蟳埔村50岁以上的女性还会穿着蟳埔传统服饰,而年轻一辈的女孩除非重要节日,已经不再穿着蟳埔传统服饰了。
当这些民俗非遗文化很可能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当地很早便开始了重视。2007年,国务院确定泉州为闽南生态保护区,将蟳埔村列入“丰泽区蟳埔社区闽南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示范点”。也是这一年,在丰泽区文体旅游新闻出版局支持下,黄晨的蟳埔女服饰技艺传习所改造成立,这个传习所自此成为交流和展示蟳埔女习俗的一个窗口。
村里成立了奶奶腰鼓队,凡是重大的节日,奶奶们便会簪花穿上传统的服饰参与表演。黄晨也开始去泉州本地的学校授课宣传蟳埔的非遗文化。
13岁时,黄晨开始跟着舅公学习蟳埔女服饰制作技艺,至今已有50年。他从1998年起成立了蟳埔女服饰制作中心传授服饰制作技艺。2017年,“蟳埔女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在,黄晨也把手艺传给了女儿,去年,女儿黄芳芳也成为丰泽区首批“簪花围服饰技艺能人”之一。
黄晨正在做衣服。
少有游客会注意到,在黄晨工作间的一面玻璃柜里,摆放了他收藏的从清朝留存至今的各个时期蟳埔老、中、少女性,未婚、已婚女性不同的服饰、头饰、鞋、梳子等物品。他发现每一个时期,蟳埔女的服饰都有改进和创新,最基础的款式随着时代变迁依旧保留了下来。
走在蟳埔村,全国各地蜂拥而来的旅客穿着旗袍、汉服、东南亚风格的“娘惹装”,而旅拍店里也摆出明星、网红们簪花的大幅照片,“这些明星其实穿的都不是蟳埔女性服装”。
尽管自家店也不能免俗地推出了这些流行服装款式,但黄晨的心情有些复杂,他期待对于蟳埔簪花围和相关习俗,能有相关标准的建立,这意味着即使簪花围走得再远,也依然能在人们心里留下蟳埔的印记。
在黄燕鹏看来,面对如今出现在蟳埔村纷繁多样的装扮,“并不排斥,允许它的多元化,但是我们一定保留最传统的蟳埔民俗。如果游客来到蟳埔,建议一定要穿上蟳埔的传统服饰,体验本地最正统的服装。”
黄燕鹏透露,当地正在带动居民注册蟳埔、簪花围商标、设计相关文创产品,也组建了文化专班,邀请高校的专家和泉州的学者以及本地熟悉情况的居民和老人,希望能够产出更多相关的文本和书籍。
尝试走出蟳埔特色样板的路上,蟳埔村正在试图将泼天的流量变成长久的留量,而它的故事也在等待着更多挖掘和书写。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张凌云
微信编辑:佳思敏校对:皮小姐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
暂无评论,13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