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启老人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上游新闻发起2024年“我和国旗合张照”征集活动,邀请每一位市民以镜头记录与国旗的温馨瞬间。
在重庆市江津区,97岁高龄的丁文启老人,即将迎来亲身经历的第75个国庆节。
9月25日,丁文启望着插旗山的方向,给长子丁光全打了个电话,“今年国庆要早点上去升旗哟......”2016年以来,丁文启带领一家四代人在海拔1500多米的插旗山上接力升国旗、护国旗,并带动周边上千名群众共同守护。
鲜红的旗帜在山顶、在心中高高飘扬。
丁文启和家人在插旗山升旗 江津区融媒体供图
88岁老人登上山顶升起国旗
从丁文启位于江津区四屏镇青堰村的老家往山上望,随时都能看到山顶高高飘扬的国旗。
这面国旗在老人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解放前,他过着“一把米,两弟兄吃,吃三天”的日子。7岁第一次去当帮工搬运木材,天没亮就出发,一天走了30多公里,背上勒起数道血印,却只能挣来一碗饭钱。9岁时,爸爸和哥哥相继病逝,他也被迫辍学。
江津解放那天,众人的欢呼声中,丁文启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升起,热泪盈眶,激动得说不出话——他知道,自己的苦日子结束了。后来,他成为一名乡镇干部,投入祖国建设,见证了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面象征着新中国、新生活的鲜红旗帜,始终飘扬在他的心头。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丁文启老家因海拔高、位置偏、没通路,出行不便。2015年,四面山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成功,景区后山的青堰村迎来全新发展的机遇。第二年,这里通了第一条标准化公路——凤屏公路,与四面山高速无缝衔接,让全村人欢欣鼓舞。
海拔1500多米的插旗山是凤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当地制高点。山因插旗而得名,但因为无人居住,旗已消失了近半个世纪。
丁文启回想起解放初期,在村里劳作时,一抬就能看到山顶的红旗,心里会特别自豪。
“山上还是要有面国旗才行!”他把想法告诉子女们:有了政府修路,家乡才能富起来。在山上升起国旗,能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恩。而且随着通车,来村里的游客会越来越多,他们也都能看到插旗山山顶的国旗。
那年5月1日,丁文启一家人背上晾衣杆做的旗杆和自制的五星红旗,爬上插旗山。山路崎岖,当时已88岁高龄的丁文启杵着拐杖,走在了最前面,累了就席地歇息,路太陡峭时就在家人搀扶下攀爬。他一直坚持走到了山顶,用了近三个小时。
家人一起搭旗台、插旗杆、唱国歌,在插旗山上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丁文启又回想起当年第一次看升旗时的场景,不由得老泪纵横,自豪感油然而生。
丁文启老人和家人
一家人升旗变成一群人升旗、护旗
从那以后,丁文启即使无法亲自上山,也反复叮嘱子女要守护好国旗。他会在山脚下目送他们上山,直到看着国旗升起来。
几年后,更多人加入了进来。
为方便升旗、护旗,在大儿子丁光全带领下,村民们开辟出一条好走些的上山路,由于能看到四面山全景,这里也渐渐受到登山者和游客欢迎,他们还特意制作了几块指路牌。
逢年过节和重要的日子,丁文启一家就会到插旗山上升国旗。旗杆从最初的木头和竹子,更换为耐用的不锈钢,他们还焊接了不锈钢基座,安装上国旗升降器。
今年7月,在狂风暴雨中,旗杆被损毁。村民们立马自己出资,把旗杆、水泥一趟趟人工搬上去,重新立起新旗杆。
在丁文启带领下,一家四代人以及上千人接力守护着国旗,八年来更换旗杆和旗布三十多次,升旗约90余次,插旗山也成为了当地党员教育基地。
四屏镇镇政府00后小伙张学禹已上山升旗多次,在飘扬的旗帜下,自豪感油然而生,“放心吧丁老,我们一定会护好这面旗!”
目前丁文启住在江津城区,家人因为担心他长时间坐车身体吃不消,不让他再回青堰村,但老人家心里一直牵挂着插旗山上的那面国旗。
丁文启老人
今年国庆节,丁文启的家人照常即将上山更换一面崭新的国旗。丁光启在电话里跟儿子叮嘱了一遍又一遍。他说,这是丁家人的大事,也是青堰村的大事。
在他心目中,这不仅仅一面国旗,更是对祖国深切的爱。
“我希望国旗永远飘扬在插旗山山顶,让更多人看到。”丁文启说,这是他一辈子的愿望。
上游新闻记者纪文伶 摄影 张锦旗 视频编辑 熊雯丽 感谢江津融媒体提供视频素材
暂无评论,14人围观